不同类型的消毒剂,卫生检测标准要求不同,对于普通物体表面消毒剂检测,有着怎样的检测标准卫生要求呢?标准规范GB 27952-2011《普通物体表面消毒剂的卫生要求》在2011-12-30发布,在2012-05-01正式实施,下面为大家分析该普通物体表面消毒剂检测卫生要求标准内容。
GB 27952-2011 普通物体表面消毒剂的卫生要求
前言
本标准的全郜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本标准按照 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拄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山东利尔康消毒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险烽、岳木生、张天宝、 江永忠、张流波、郑立国、黄晓波、刘斯、张令要、何钢、朱汉泉。
一、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于普通物体表面消毒的消毒剂技术要求、检验方法、使用方法、说明书和标签及使用注意事项。
本标准适用于普通物体表面预防性消毒的各类消毒剂。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90危险货物包装标识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识
GB1616工业过氧化氢
GB/T1 10666次氯酸钙(漂粉精)
GB19104过氧乙酸溶液
GB19106次氯酸钠溶液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消毒技术规范 卫生部
消毒产品标签说明书管理规范 卫生部
三、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预防性消毒 preventive disinfection
对可能受到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和场所进行的消毒。
3.2普通物体表面 general subject surface
各种场所如学校、托幼机构、 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场所、家庭等的用具、 物品及设施的表面。
3.3普通物体表面消毒剂 general subject surface disinfectant
用于杀灭普通物体表面的微生物使其达到消毒效果的制剂。
四、技术要求
4.1常用消毒剂
4.1.1含氯类消毒剂:次氯酸钙应符合GB/T10666的要求;次氯酸钠应符合GB19106的要求。
4.1.2含溴消毒剂:应符合国家有关的质量要求。
4.1.3过氧化物类消毒剂:过氧化氢应符合GB1616的质量要求;过氧乙酸应符合GB19104的质量要求;二氧化氯,包括液体和固体制剂及二氧化氯发生器产生的二氧化氯气体,并应符合国家有关的质量要求。
4.1.4醇类消毒剂:乙醇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要求。
4.1.5酚类消毒剂:甲酚、对氯间二苯酚与三氯羟基二苯醚,应符合国家有关的质量要求。
4.1.6季胺盐类消毒剂:新洁尔灭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要求。
4.2原料要求
原料应符合国家及行业标准等有关规定。
4.3产品质量要求
4.3.1 感官性状
固体消毒剂外观应均一,无异物;液体消毒剂无沉淀,无分层;气雾型消毒剂应雾粒均匀。
4.3.2 理化性能
消毒剂的有效成分含量、pH值等理化指标应符合产品质量的相关标准。
4.3.3 杀灭微生物要求
采用悬液定量杀灭试验或载体浸泡定量杀灭试验,在作用时间≤30min对微生物杀灭效果应符合表1要求。
表1 杀灭微生物效果要求
项目 | 杀灭对数值 | |
大肠杆菌杀灭试验 | ≥5.00(悬液法) | ≥3.00(载体法) |
金黄色葡萄球菌杀灭试验 | ≥5.00(悬液法) | ≥3.00(载体法) |
现场或模拟现场试验 | ≥1.00(现场试验) | ≥3.00(模拟现场试验) |
4.3.4 毒理学安全性要求
4.3.4.1 急性经口毒性试验属实际无毒级。
4.3.4.2 一次完整皮肤刺激试验无刺激性或轻刺激性。
4.3.4.3 致突变试验阴性。
4.3.5 有效期
液体消毒剂的有效期应≥6个月,固体消毒剂的有效期应≥12个月。
五、检验方法
5.1 外观:在自然光源或日光灯前裸视观察。
5.2 有效成分含量、pH值、有效期:按照《消毒技术规范》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测。
5.3 微生物杀灭试验和毒理学安全性试验按照《消毒技术规范》规定的方法进行。
六、使用方法
6.1使用方式
6.1.1 擦拭:将消毒剂用自来水稀释成使用浓度,用干净抹布沾湿后,对物品进行擦拭。
6.1.2浸泡:将消毒剂用自来水稀释成使用浓度,将物品完全浸没于消毒液中,作用至规定时间。
6.1.3喷雾:将消毒剂用自来水稀释成使用浓度,使用常规喷雾器或超低容量喷雾器进行喷洒,作用至规定时间后,开窗通风。
6.2使用剂量
常见消毒剂的使用剂量见附录A。
6.3流动冲洗
对于现场制备现场使用的消毒剂,可将拟消毒物品置于消毒液出液口处,连续冲洗至规定时间。
七、说明书、 标签和包装标示
说明书、标签符合《消毒产品标签说明书管理规范》有关规定;包装标示 GB190和GB/T191的规定。
八、使用注意事项
8.1 根据拟消毒对象的不同特点,选择使用不同的消毒剂。
8.2 本类别的消毒剂仅用于普通物体表面消毒,不得口服,置于儿童不易触及处。
8.3 在使用浓度下,对金属有中度腐蚀性的消毒剂慎用于相应金属物品的消毒,对金属有重度腐蚀性的消毒剂慎用于普通物体表面的消毒。对金属有一定腐蚀性,对织物有漂白、褪色作用,应慎用。对金属有中度以上腐蚀性的消毒剂不得长期使用。当使用的消毒液对物品有腐蚀时,作用至规定时间后,应用清水擦拭或冲洗干净。
8.4 使用超低容量喷雾方式对物体表面进行消毒的消毒剂,在消毒完毕后,应通风30min以上,环境空气中的消毒剂残留量应低于相应的国家标准要求。采用喷洒方式对物品进行消毒时,应注意个人防护,密封门窗。作用至规定时间后打开门窗进行充分通风后人员才能进人。
8.5 在室温条件下,除季铵盐类、乙醇、过氧化氢与酚类消毒剂外,其他消毒剂的应用液应现场配制,24h内使用。
8.6 必要时,消毒至规定时间后,应用自来水擦拭或冲洗干净。
8.7 如不慎接触 ,应立即用清水连续冲洗,如伤及眼睛还应及早就医。
附录A(资料性附录)
物体表面消毒常用消毒剂的使用剂量与使用方式:
在进行预防性消毒现场使用时,应根据现场使用条件和消毒对象的特性,选择相应的消毒剂种类,按下表推荐的方式与剂量进行消毒处理(见表A.1)。
表A.1 物体表面常用消毒剂的使用剂量与使用方式
消毒剂类别 | 清洁条件下 | 污染条件下 | 使用方式 | ||
有效成分浓度 | 作用时间 | 有效成分浓度 | 作用时间 | ||
含氯类 | 100mg/L~250mg/L | 30 | 400mg/L~500mg/L | 30 | 擦拭、浸泡、喷洒 |
二氧化氯 | 50mg/L~100mg/L | 10~15 | 100mg/L~200mg/L | 15~30 | 擦拭、浸泡、喷洒 |
过氧乙酸 | 50mg/L~100mg/L | 5~10 | 100mg/L~200mg/L | 15~30 | 浸泡、喷洒 |
含溴类 | 200mg/L~400mg/L | 10~20 | 500mg/L~1000mg/L | 15~30 | 擦拭、浸泡、喷洒 |
季铵盐类 | 200mg/L~1000mg/L | 1~10 | 400mg/L~1200mg/L | 5~20 | 擦拭、浸泡、冲洗 |
800mg/L~1200mg/L | 5~10 | 1000mg/L~2000mg/L | 10~30 | 喷雾 | |
酸性氧化电位水 | 50mg/L~100mg/L | 10~15 | - | - | 冲洗、浸泡 |
臭氧水 | 5mg/L~10mg/L | 10~15 | - | - | 冲洗、浸泡 |
甲酚 | 0.5%~1.0% | 5~10 | - | - | 擦拭、浸泡、喷洒 |
对氯间二苯酚 | 1%~2% | 5~10 | 2%~3% | 15~30 | |
三氯羟基二苯醚 | 2.0% | 15~30 | - | - | 拭、浸泡、喷洒 |
乙醇 | 70%~80% | 3 | - | - | 擦拭、喷洒 |
过氧化氢 | 3%~4% | 5~10 | - | - | 擦拭、喷洒 |
注:-表示不适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