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上角联系方式

毒性测试对消毒剂检测有多重要

文章来源:http://www.casxiaodu.com 发布时间:2020-08-11

消毒剂主要用来杀菌,除垢而存在的。大部分消毒剂的主要成分都是化学物质,而所有的化学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都可能具有毒性。所以,消毒剂检测的毒性测试就显得十分必要。通常进行消毒剂的毒性测试的目的是防止对人体健康有害的产品与人体的接触,保证生产和使用消毒剂的安全性,安全性合格的消毒剂在正常使用条件下不应对使用者及其后代的健康产生任何不良影响。


通常消毒剂检测的毒性测试试验主要分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急性毒性试验。主要是LD50的测定,一般都要求用两种动物、两种染毒途径进行。通过LD50的测定,确定化学物急性毒性的特征,进行急性毒性的分级,为以后的毒性试验剂量选择提供依据。对于皮肤黏膜用消毒剂及农药、化妆品等可能通过皮肤接触的化学物还需进行皮肤、粘膜刺激试验及皮肤致敏试验。

(2)第二阶段:一般包括遗传毒理学试验和致畸试验。遗传毒理学试验用于研究受试物有无致突变作用,对其潜在的遗传危害作出评价,并预测其致癌性。遗传毒理学试验需成组应用,一般应包括多个遗传学终点,要包括体细胞及性细胞的试验。致畸试验用来判断受试物的胚胎毒作用及对胎仔是否具有致畸作用。

(3)第三阶段:一般包括亚慢性毒性试验、繁殖试验和代谢试验。亚慢性毒性试验用来进一步确定毒作用性质和靶器官,初步确定阈剂量或最大无毒作用剂量,并为慢性/致癌试验提供剂量、指标的选择依据。繁殖试验一般是要求进行两代繁殖试验,以判断外源化学物对生殖过程的有害影响。代谢试验一般是测定染毒后不同时间外源化学物的原型或其代谢物在血液、组织及排泄物中的含量,以了解外源化学物的吸收、分布、排泄特点及敏感的接触标志,了解蓄积及毒性作用的可能靶器官。

(4)第四阶段:包括慢性毒性试验和致癌试验。慢性毒性试验与致癌试验常常结合进行。慢性毒性试验的目的在于确定外源化学物毒作用的阈剂量或最大无毒作用剂量,并以此为主要依据对外源化学物的安全性做出评价或加以一定的不确定系数,提出人体接触的容许剂量。致癌试验用来确定对试验动物的致癌性。


各阶段的消毒剂检测毒性测试试验详解

1.急性毒性测试试验

化学物引起机体的毒作用与染毒持续时间密切相关。毒理测试通常依据染毒期限的不同将一般毒性试验可分为急性、亚急性、亚慢性和慢性毒性试验等。急性毒性(acute toxicity)是指机体一次接触或24小时内多次接触某一化学物所引起的毒效应,包括死亡效应。“一次”接触指瞬间给实验动物染毒,但在经呼吸道与皮肤染毒时,指在一个规定的期间内使实验动物持续接触化学物的过程。而“多次”的概念是指当外源化学物毒性很低时,即使一次给予实验动物最大染毒容量还观察不到毒性作用,同时该容量还未达到规定的限制剂量时,便需要在24小时内多次染毒,从而达到规定的限制剂量。急性毒性试验是毒理学研究中最基础的工作,一般是评价消毒剂毒性的起始工作。

2.皮肤刺激测试试验

皮肤刺激试验检测消毒剂对实验动物皮肤的刺激/腐蚀作用和强度。

3. 皮肤变态反应测试试验

皮肤变态反应试验检测消毒剂重复接触后,引起皮肤变态反应的可能性及其强度。

4. 急性眼刺激测试试验

急性眼刺激试验检测消毒剂对眼睛的急性刺激和腐蚀作用。

5. 亚急性、亚慢性、慢性毒性测试试验

亚急性毒性和亚慢性毒性是指机体连续多日接触外源化学物所引起的毒性效应,消毒剂检测的亚急性毒性试验一般是连续染毒1个月,亚慢性毒性试验一般是连续染毒3个月。慢性毒性是指机体长期接触外源化学物所引起的毒性效应,消毒剂检测的慢性毒性测试试验一般是连续染毒6个月,必要时延长至2年。

6.哺乳动物细胞基因突变测试试验

哺乳动物细胞基因突变测试试验主要是用啮齿类动物和人的培养细胞进行正向突变试验。常用的试验方法有小鼠淋巴瘤(L5178Y)细胞胸苷激酶位点(tk)突变检测和中国仓鼠肺(V79)细胞次黄嘌呤鸟嘌呤转磷酸核糖基酶位点(hgprt)突变检测。

7. 致癌测试试验

哺乳动物致癌测试试验用来确定消毒剂对试验动物的致癌性、剂量-反应关系及诱发肿瘤的靶器官等。

1578638675315455

no cache
Processed in 0.899100 Seco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