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气钢瓶爆炸原因 鉴定背景
液化气钢瓶爆炸属于物理爆炸。物理性爆炸指在一定空间内高气压急骤释放所致的爆炸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而无化学变化或其他变化的爆炸,储罐内有液化气时,内部压力很大,稍有不慎就会发生爆炸。因此,液化石油气钢瓶的运行状况良莠不齐,具有较大的火灾危险性。
在液化气钢瓶爆炸原因鉴定案件中,中科检测可开展液化气钢瓶爆炸原因鉴定服务。
液化气钢瓶爆炸原因 事故原因
1、超量灌装。液化石油气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钢瓶内的压力就超过爆破压力,引起钢瓶爆破,造成恶性事故。
2、钢瓶超期未检。由于钢瓶超期服役,导致钢瓶的角阀、瓶体等部位故障率和安全护具失效率显著增加,甚至不合格、报废钢瓶仍在继续流通使用,如同流动炸弹。
3、钢瓶受严重腐蚀或外力作用,瓶体受损,形成事故隐患。
4、从业人员违章操作。部分从业人员缺乏岗位培训或燃气常识,在对用户服务中违章操作或错误指导用户操作,造成燃气泄漏。
5、用户的错误操作行为。在使用过程中违反操作规程,放倒、加热液化石油气钢瓶、乱倒残液等。
液化气钢瓶爆炸原因 鉴定标准
GB 8335-2011 气瓶专用螺纹
GB/T 33145-2023 大容积钢质无缝气瓶
GB/T 24159-2022 焊接绝热气瓶
GB/T 5100-2020 钢质焊接气瓶
GB/T 16804-2011 气瓶警示标签
GB/T 11640-2021 铝合金无缝气瓶
GB/T 13447-2008 无缝气瓶用钢坯
GB/T 18248-2021 气瓶用无缝钢管
GB/T 33215-2016 气瓶安全泄压装置
液化气钢瓶爆炸原因 鉴定案例
刘某在自家厨房使用液化石油气做早餐时,因液化气钢瓶阀门大量煤气泄露致使液化气爆燃而被烧伤,后送往医院治疗后无效死亡。刘某家属吴某等与某容器公司(涉案液化石油气瓶制造公司)、某液化气站因产品质量责任纠纷诉至法院。
诉讼中,吴某等申请对涉案液化气钢瓶瓶阀螺纹是否存在制造缺陷以及在事故后是否存在人为毁损进行鉴定。
受法院委托,本司受理对涉案液化气钢瓶爆炸原因进行鉴定分析。
鉴定分析结果:
涉案螺纹在表面存在损伤痕迹的情况下,低于PZ27.8螺纹环规上基面,不符合GB8335-2011《气瓶专用螺纹》第4.2条“环规旋合在外螺纹上时,外螺纹小端平面应在环规小端台阶高度范围内”的标准要求。根据涉案液化气钢瓶瓶阀锥螺纹表面存在的损伤痕迹,无法判定是否是人为毁损。
报告用途
销售:出具检测报告,提成产品竞争力;
研发: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
质量:判定原料质量,减少生产风险;
诊断:找出问题根源,改善产品质量;
科研:定制完整方案,提供原始数据;
竞标:报告认可度高,提高竞标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