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那非类物质 鉴定背景
食品中添加的那非类物质通常是指用于治疗男性勃起功能障碍的药物成分,包括西地那非、他达拉非、伐地那非等。这些药物被明示或暗示添加到保健食品或普通食品中,以提高产品对消费者的吸引力。然而,这种行为是违法的,因为这些药物属于处方药,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那非类物质是一类5型磷酸二酯酶的抑制剂,通过抑制磷酸二酯酶来达到扩张血管和增强性功能的效果。然而,这些药物也有一定的副作用和潜在的风险,例如可能导致心血管事件增加。因此,添加到食品中的那非类物质是不安全的,需要受到严厉打击和禁止。
在食品那非类物质鉴定案件中,中科检测可开展食品那非类物质鉴定服务。
食品那非类物质 鉴定标准
BJS 201805 食品中那非类物质的测定
GB/T 44881-2023 食品生产质量控制与管理通用技术规范
食品那非类物质 鉴定案例
质量产品争议情况:
某公安局委托,本司受理对涉案“植物饮料”样品成分中是否含有丙氧苯基伐地那非进行鉴定分析。
质量分析结果:
质量分析专家组对涉案“植物饮料”的相关资料、取样调查勘验情况进行了讨论和综合质量技术分析,作出以下建议和结论:
1号涉案“植物饮料”(50 毫升)中检出丙氧苯基伐地那非含量为 6.3mg/kg;
2号涉案“植物饮料”(50 毫升)中检出丙氧苯基伐地那非含量为 569.2mg/kg;
3号涉案“植物饮料”(50毫升)中检出丙氧苯基伐地那非含量为 384.8mg/kg;
4号涉案“植物饮料”(250毫升)中检出丙氧苯基伐地那非含量为 42.6mg/kg。
报告用途
产品质控:国内外市场销售,资质认证等等;
电商品控:产品进入超市或卖场,网站商城等;
贸易活动:政府部门、事业单位招投标、申请补助等;
工厂评估:工商抽检或市场监督等;
为您推荐
更多
推荐资讯
推荐服务